當年代劇突破年齡圈層 《希望的大地》是如何造就高質量與高口碑的
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,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。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在飛速進步,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們迎著時代潮流,為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。即將收官的《希望的大地》正是忠實地還原了工、農、商、學、兵五大領域的人們在改革開放浪潮中不斷奮勇向前的社會群像。對社會圖景全面而忠實的還原使該劇成為回顧歷史的藝術窗口,播出以來酷云實時收視率連續破1,更是創下索福瑞全國網收視率和酷云關注度多日持續第一的佳績。,不僅贏得了觀眾的認可,也贏得了《人民日報》《光明日報》《文藝報》《中國藝術報》的肯定與支持。
高口碑力證高品質
《希望的大地》自播出以來,快節奏的劇情和高密度的內容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心,這離不開主創團隊一直以來秉持的扎實的現實主義創作風格。該劇年代跨度極大,這也為置景和道具帶來一定的困難,不同時期的報紙、文件、結婚證、準考證等細節讓網友驚嘆劇組的細心。而劇中人物咧嘴一笑時充斥著黃黑牙漬的牙讓觀眾一秒回到1978年的農村,“演員的妝容一看就是那個年代的,演員都用心了。”“服化道、演員表演代入感都很強。”豆瓣網友的肯定也證明主創在細節上的用心沒有浪費,高質量的劇也必然不會被淹沒。
不僅是制作,劇中人物也十分討喜,不同于大多數劇中的“瑪麗蘇”式的女主角,記者吳欣然大方溫柔又富有智慧的形象深深打動了觀眾,“欣然是我看過所有劇集最最最討喜的女主了,有學識有修養,溫柔體貼又善良但沒有半點瑪麗蘇”、“把改革開放的道路結合幾個人物的發展娓娓道來,對80年代國家的發展更有認識呢,主角們都選的不錯,尤其是記者女娃”,人物上拋棄狗血、爛俗的設定,使吳欣然更符合知識分子家庭子女的身份,不僅是吳欣然,還有女性工程師柳瑩、勵志進取又不違背原則的馬塵……正因這些不落窠臼的角色,該劇才能贏得年輕觀眾的關注和喜愛,達到了突破年齡圈層,擴大受眾的效果。
奮斗畫卷鼓舞人心
田慶豐為擺脫農民吃不飽的狀況,主動帶領村民分糧分地,又為了村民能兜里有錢而帶頭鏟掉玉米種黃瓜;馬塵勇于拋棄鐵飯碗應聘店主,為了實現夢想接下負債累累的勞服公司,后又創下大集體吞并國企的壯舉,建立國產電視機廠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行動,《希望的大地》展現給觀眾的是在歷史轉折時期眾人的奮斗群像,改革路上有諸多困難與阻礙,但他們愿意以一己之力推動國家向前發展,愿犧牲自己一人為更多的人謀幸福。
田巧妹的堅強、柳誠對軍人的熱愛和誓死保衛祖國的決心、馬昊勇于嘗試新事物的勇氣、吳欣然只報道真實的覺悟與捍衛愛情的堅決、董望春不做老好人官員,敢于支持一切讓農民富起來的做法……劇中人物都有著做“殉道者”的覺悟,他們是那個時代無數先驅者的縮影。正是有這些敢于搏擊風浪的弄潮兒,才會有國家的進步,時代的發展。《希望的大地》不僅僅是給觀眾回顧歷史的窗口,更是當代青年奮斗的精神食糧,它啟示著現在的青年人,唯有不懼暴風雨、看清時代趨勢、敢于邁出旁人不敢邁的那一步,才能夠做出一番利國利民的大事業,才能成為時代的嬌子。奮斗是永無止境的,《希望的大地》則是提供了奮斗的方向。
真情實感引發共鳴
一部好劇不僅要有充實的內容、緊湊的劇情節奏,更重要的是要有充沛的感情。《希望的大地》包含著各種激動人心的厚重情感,讓觀眾產生強烈共鳴。馬昊與戴杏芳的愛情賺足觀眾眼淚;馬塵與吳欣然讓觀眾看到了愛情最理想的模樣;吳文淵教授展現出知識分子應當有的風骨與堅守;董望春、馬塵和田慶豐的銳意改革與突破進取則是令觀眾心潮澎湃,也生出在時代中一展宏圖的渴望。
從個人的愛情到小家之愛,再到對祖國、對土地的大家之愛,《希望的大地》描繪出多角度、深層次的情感,由小及大,由表及里,交織升華,塑造出一副濃墨重彩的浮世畫卷??谔柺降母星闊o法打動人,唯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心,該劇正是牢牢抓住這一要義,將生活中的真實情感融入劇中,在激蕩時代中散發人性光輝,為該劇賦予深厚的人文情懷。
扎實的質量、充沛真摯的感情、硬核高燃的精神內核共同鑄就了這部現實題材大作,觀眾從中看到的不僅是時代變換中小人物在各自命運道路上的拼搏,更是在漫長歷史長河中仍然熠熠發光的人性溫暖。有變革、有奮斗、有愛,這就是《希望的大地》最迷人的魅力之一。
相關資訊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